2025年5月7日至11日,英语专业教研室共5位教师赴三亚参加了艺术传媒学院和商务英语学院共同举办的“梦想启迪智慧创意,AI驱动教学实践创新”培训。培训中,5位教师代表对智能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收获颇丰。5月21日,英语专业教研室教师代表张颖老师在教研室活动中对培训内容进行了转训,以期所有教研室老师对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实践成果有充分理解并能运用于教学实践。在分享会上,张老师详细介绍了AI在翻译、教学、课题研究等多方面的应用实例,并结合三亚培训会的实际内容进行延伸与思考,为教师们带来切实可行的实践参考。

AI辅助翻译:多语信息处理的高效助手
张老师介绍道,在教学内容国际化与文献资料多语种化日益普及的背景下,AI辅助翻译工具的价值愈发突出。借助如 Notebook LM、WPS灵犀等平台,教师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专业文献、教学资料、外文论文的翻译和理解,极大地提升了教学准备效率与语言处理能力。这些工具不仅能够提供语义层级的理解支持,还能根据不同学科语境进行调整,使教学内容表达更为精准。
AI赋能教学:激发课堂创意与学习效率
在教学层面,张老师分享了AI好记和橙篇等AI工具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实例。例如,AI好记可用于课堂笔记智能生成与重点提炼,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效率;橙篇则支持教学方案、PPT课件、作业内容的快速生成与美化设计,节省教师大量备课时间。此外,AI还能辅助学生个性化学习路径的构建,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张老师强调,这些AI工具不仅提升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趣味性,更使教学从“经验驱动”逐步迈向“数据赋能”,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AI助力科研:课题申报工作的智能助手
在课题研究和项目申报方面,AI技术同样展现出强大潜力。张老师指出,在培训会中多个案例表明,通过AI工具协助资料查找、文献分类、逻辑结构优化以及格式校对,教师们可以更高效地完成课题材料的准备。像 Notebook LM 可用于建立科研知识图谱,而科研助手则可协助撰写和优化申请文案。她建议教师根据自身研究方向选择合适的AI平台,形成个人化的科研辅助体系,进而提升申报成功率和研究水平。
最后,张老师在总结中指出,AI是教育创新的催化剂,AI工具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教师应主动了解并尝试使用不同AI产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应用策略。她强调,只有深入分析各类AI工具的特点、结合自身教学需求,才能真正体现AI赋能的教育价值。此次分享会不仅拓宽了教师们的教学视野,也为未来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智能化、创新化提供了思路与动力。

(英语专业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