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活动 >> 正文
    • 教研活动

商务英语专业教研室共同学习教学事故认定文件

发布日期:2025-09-19  浏览次数:

2025年9月17日,商务英语专业教研室迎来了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的第二周教研室会议。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晋中信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教研室深入学习教学事故认定新规,研讨教学质量管理提升路径,教研室全体教师开展专题学习会,深入解读文件内容,并就如何贯彻落实新规、提升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展开热烈讨论。

一、学习目标

本次学习重点围绕三个目标展开:一是准确理解文件的法律依据和制度设计逻辑;二是全面掌握教学事故的认定标准和处理程序;三是结合教研室实际工作,排查潜在风险点,制定预防措施。全体教师普遍认为,此次学习对强化责任意识、规范教学行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文件核心内容解读

梁欢老师主持对文件进行了系统解读,着重分析了三大核心内容:

1.分级分类管理体系

文件将教学事故划分为教学管理(A类)、教学活动(B类)、教学保障(C类)三大领域,并按影响程度分为重大(Ⅰ级)、严重(Ⅱ级)、一般(Ⅲ级)三个等级。如B类中的“未经批准调课”属Ⅱ级事故,而“监考迟到10分钟以内”则属Ⅲ级事故。

2.规范化处理流程

文件明确了“发现-调查-认定-处理-申诉”的五步程序,要求事故认定须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初步调查,并建立复议机制。特别强调“个人责任不转嫁”原则,禁止以部门名义替代个人责任。

3.惩戒与教育并重

处理措施呈现梯度化特征:从一般事故的通报批评,到重大事故的行政处分,同时设置“主动补救从轻”条款。张晓敏老师特别注意到:“第十三条规定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可减轻处罚,体现了人性化管理理念。”

三、教研室讨论要点

在分组讨论环节,各位老师展开深入交流:

贺婕老师提出,商务英语课程常涉及跨文化案例讨论和模拟商务谈判,需特别注意条款中关于“教学内容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提醒老师们在备课时注意边界。李敏洁老师针对“未按规定使用教学设备”提出,语言实验室的设备操作规范应纳入新教师培训,避免因技术问题影响互动教学。除此之外,老师们还对文件中的创新点进行了讨论。如动态认定机制:第六条——对未列举事项保留认定空间,增强制度适应性;诚信管理:第八条——对隐瞒行为实行“等级提升”处罚,强化责任意识;教学保障纳入监管:将教室管理、设备维护等后勤服务纳入考核,体现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学习最后,梁欢老师总结强调:“教学事故认定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制度倒逼教学质量提升。教研室要以此为契机,将规范意识融入日常教学,共同守护教学质量生命线。”通过本次系统学习和深入研讨,教研室全体教师进一步强化了责任意识,为提升教学质量凝聚了共识。

商务英语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