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 学院动态

【校级讲座】中央文献英译的理解与表达

发布日期:2024-12-05  浏览次数:

12月3日,博学楼202教室,商务英语学院举行了题为“中央文献英译的理解与表达”的校级讲座,主讲人是商务英语学院副教授、一级翻译刘帅老师。

刘帅老师从中央文献的定义、译介历史、译介主体及译介过程四个方面,详细讲解了中央文献的译介历史、译介与研究主体以及宏观、中观、微观的翻译过程。她呼吁在场教师关注并落实“习谈”三进工作,充分利用“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以教学促学习,将课程思政的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推动科研能力的提升。

在讲座的问答环节,武金红副教授提出了两个问题:中央文献英译中应避免的“匠气”是什么?中央文献英译的中国特色是什么?刘帅老师回答道:“匠气”是一种翻译腔,类似于“为赋新词强说愁”,缺乏没有“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灵动与自然;而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更多的是文化层面的体现,而非单纯的语言层面。

2019年底,中宣部组织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推进至高校、教材及课堂(以下简称“三进”)。商务英语学院紧跟这一步伐,将“三进”作为重点工作,依托“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展开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工作。刘帅老师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年10月-2019年9月)》和《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等中央文献的英译项目,并积极在教学科研中融入翻译实践,推动商务英语学院“三进”工作的落实。

(商务英语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