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咖园地 >> 正文
    • 大咖园地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大咖阅读心得——王国萍

发布日期:2025-03-05  浏览次数:

《AI·未来》作者李开复以其独特的跨界视角——既是技术专家又是人文思考者——为我们绘制了一幅既令人振奋又发人深省的未来图景。这本书远不止是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科普介绍,更是一部关于人类在智能时代如何重新定位自身的哲学探索。当机器开始“思考”,人类长久以来作为“智慧生命”的独特性被动摇,我们被迫面对一个根本性问题:在一个机器越来越像人、人越来越依赖机器的世界里,什么才是人类不可替代的本质?

《AI·未来》最触动我的部分是对人机关系的探讨。当AlphaGo走出那些被职业棋手形容为“来自神之一手”的棋步时,人类不仅惊讶于机器的能力,更开始反思自己的认知局限。书中描述的人机协作前景指向一个更为根本的转变:从“人机对抗”到“人机共生”的范式转换。当医生的诊断结合AI的分析、教师的授课融入个性化的算法推荐、艺术家的创作借助生成式AI的灵感激发,传统的人类能力边界被重新定义。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工具使用,而是认知方式的深度重构。

在书的最后部分,作者李开复回归到教育这一永恒主题。AI时代的教育不应该只是培养“不被机器取代”的技能,更应该培养“机器无法企及”的人类特质——创造力、同理心、价值判断、跨领域思考。这种教育理念的转变实际上呼应了古希腊“全人教育”的理想,也正符合我校“完满教育”的理念。在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重新发现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这或许正是《AI·未来》留给读者最宝贵的启示:技术发展得越快,我们越需要回归到对人的本质的思考。

(商务英语学院 王国萍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