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璀璨芳华 >> 正文
    • 璀璨芳华

【房娴】光影织就青春答卷:我的大学成长三重奏

发布日期:2025-10-22  浏览次数:

镜头闪烁间,青涩的懵懂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成长的坚毅与自信;快门开合之际,责任的重担化作奋进的动力,书写着担当与奉献的篇章;荣誉的光芒下,努力的汗水折射出璀璨星光,见证着从追光者到发光体的华丽蜕变。

我是英语2205班房娴,中共预备党员,接下来让我以光影为轴,展开这承载着成长与梦想的青春答卷。

镜头前的青涩启航:从手足无措到从容驾驭

初次踏入会议室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面对部长的提问,我因过度紧张而哑口无言,那一刻的窘迫成为青春最真实的注脚。幸运的是,王金涛学长向我伸出橄榄枝,让我加入摄制部,自此开启了与镜头为伴的三年光影之旅。

犹记得第一次执行拍摄任务时的慌乱模样:为寻找拍摄场地而焦急奔走,举着摄像机的手臂僵硬得如同机械,剪辑视频时只会机械地添加字幕,卡点节奏更是错漏百出。这些略显笨拙的开端,却成为我成长路上的基石。

那是我第一次独立剪辑视频,电脑频繁报错,办公室只有一位老师在我对面的电脑剪辑视频,由于胆怯,我只好求助其他朋友,他一步步给我打字说明如何操作,可每当我动一下鼠标,还是会有报错的提示音。正当我不知如何是好时,老师亲切的问我“同学,遇到什么困难了吗?”,我紧张的回答“我新建了项目但不知道怎么进行下一步了。”老师放下了手头的工作,来到我电脑前坐下,他给我讲清楚了步骤,还鼓励我不要害怕,有问题及时问,及时解决。在之后两年中,我也常与干事们讲起这件事,鼓励他们“不会就问”。

在一次次实践中,我不断打磨技艺,能够从容带领团队奔赴各类活动现场,面对设备故障、光线突变等突发状况也能沉着应对,与团队成员共同创作出一部部精彩的背景视频。在那个没有窗户的办公室,总是不觉得时间飞快,我还记得一天奔波四场活动的疲惫,剪视频熬到凌晨四点的虚脱,临时起意去看日出,那才是“群像”的意义。从初入校园时的懵懂“小白”,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敢于担当的学生干部,这段蜕变之路,满是奋斗的汗水与收获的喜悦。

责任担当中的进阶之路:从参与者到引领者

担任团委影视工作室摄制部部长期间,我带领团队高质量完成了学校举办的多场国家级、省级、校级重点活动的拍摄与剪辑工作。

曾有一次,我临时接到任务,负责花儿合唱团活动的多机位全程拍摄与剪辑。此前我从未接触过全程剪辑工作,直到这次才深刻意识到,三个机位间的协同配合至关重要。

拍摄结束返回办公室后,王老师指导我们进行剪辑。这时我才发现,由于前期未观看彩排,面对活动设计的特殊环节,左右两个机位频繁出现同步失误,导致画面无法衔接,最终只能依赖主机位素材弥补。

吸取这次教训后,在后续的舞蹈大赛中,我们提前到场观看了彩排,并且在活动开始前,与团队成员细致沟通了拍摄需注意的各类细节。直到正式拍摄时,负责左右机位的同事还会不时交流:“右机这个镜头跟拍得真稳”“左机的推拉运镜太流畅了”……看着大家在相互比较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样的团队氛围让我倍感欣慰。

这段经历不仅让我的专业技术得到大幅提升,更让我的心态实现了质的蜕变。我学会了在压力下保持镇定,懂得如何用耐心引导演员进入最佳状态,也始终铭记部长们在我犯错时的悉心指导,以及王德照老师的包容与栽培。

在2024 - 2025学年,承蒙老师们的信任,我有幸担任团委影视工作室主任与甄选工作室主任。

2025年街舞大赛期间,我在导播间以“上帝视角”观摩学习,了解画面拍摄、镜头切换的逻辑及团队协作的细节。傍晚中场休息时,一位摄影老师提出让学生上手体验半小时,我主动申请操作右机位。准备阶段,我戴上耳机后格外紧张,摄影老师则在旁陪同指导。当耳机中传来“右机准备”的指令,我的手不受控制地抖动,拍摄画面不仅不稳,还与左机位衔接失误,导播的责备声也随即传来,让我瞬间感到无比煎熬。

此时,身旁的摄影老师安慰道:“不要害怕,拍摄哪有不挨骂的。”我猛然醒悟,直播画面对精准度要求极高,此前在导播间也见过导播对团队成员提出严格要求。我迅速调整状态,专注于下一次镜头切换,力求呈现稳定的画面。

上半场比赛结束后,我立刻将机位交还给摄影老师,回到导播间才松了口气。此前旁观时总觉得拍摄操作并不复杂,亲身实践后才发现,要在短时间内兼顾画面稳定与呈现效果,难度远超预期。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唯有在“观摩学习”后亲身“实践演练”,才能真正掌握一项技能。

我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技能与实践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商英的干部干事,希望能为商英的视频宣传工作注入新活力,助力团队不断向前发展。

我参与拍摄并剪辑了七个“商英甄选”视频,不管是视频背景音乐的选择还是指导出镜人的动作与神态,郭凯英老师总是为我出谋划策,她在身边,我就感觉这次的拍摄会更顺利。是老师们的鼓励与陪伴,我才拥有了更多“试错”的可能,正是这跌跌撞撞的过程,结果才显得尤为精彩。

此外,连续三年参加学校的“三下乡”活动,让我实现了身份的华丽转变。当我举起相机,镜头对准的不再是绚烂的舞台,而是广袤乡野间朴实的笑脸、焕新的村貌。这段独特的经历,让我将镜头深深扎根于生活的土壤,用影像传递温暖与力量。

荣誉见证下的破茧成蝶:从追逐光芒到自成星光

三年来,我用镜头记录下校园里300余场活动的精彩瞬间,同时也在专业领域不断突破自我,收获了诸多荣誉。

2023渝晋鲁·“博雅杯”通识素养大赛中,凭借扎实的综合素养斩获三等奖;第三届“信院杯”短视频大赛、2023泰山·青未了杯全国大学生创意短视频大赛中,分别荣获二等奖与“最佳故事奖”;2024年,在“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英语组短视频赛项中,我一举拿下省级金奖与国家级银奖;2025年,在第七届“创想杯”招生广告创意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我们的故事,完满的故事——校媒人永远在路上”活动中获得二等奖;2024 - 2025学年晋中信息学院优秀共青团干部。

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与坚持,更是团队成员们并肩奋斗的见证。那些一起加班到深夜后共赏日出的幸福,为追求作品完美而反复修改的执着,以及作品最终呈现时的欣慰与感动,都凝聚成了青春最珍贵的记忆。手中的摄像机不仅定格了校园里的精彩瞬间,更记录下了我蜕变成长的每一步。这段光影交织的旅程,将永远闪耀在我的青春篇章里,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商务英语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