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完满教育 >> 正文
    • 完满教育

【志愿服务】“老”有腔调了|重阳“青”暖“银” 岁月有腔调——“老”有腔调了:九九重阳,青老情暖

发布日期:2025-10-30  浏览次数:

秋日胜春朝,岁岁重阳皆不同。在这个“最美夕阳红”的日子里,青春朝气的加入更让节日有了新滋味,岁月的从容与年轻的热烈,交织出别样的重阳风景,青年志愿者们以“营造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构建年龄友好、人人共享的社会”为初心,激活银发力量、呼应银发经济发展需求,让不被定义的重阳之美,在青年学子与银发长辈的互动中愈发鲜活。

1029日,由晋中信息学院商务英语学院联合晋中市太谷区南城区桥南社区共同举办的“‘老’有腔调了——九九重阳,青老情暖”,搭建起青老交流的暖心桥梁。

以静为序,向岁月致敬;以爱为河,让温情常在

晋中市太谷区南城区桥南社区石雪芬书记对双方联合举办的活动给予肯定:“感谢商务英语学院的青年学子们带来活力与温暖,也感谢各位长辈积极参与,让这场青老对话充满意义。未来,社区会继续携手高校,搭建更多交流平台,让‘养老、孝老、敬老’的氛围更浓,让年龄友好的社区环境更实,让每一位长辈都能感受到‘最美夕阳红’的幸福。”

商务英语学院梁瑶福副院长向在场的银发长辈们致以节日祝福:“在这个满载敬意的重阳佳节,要向各位老同志们道一声节日快乐!你们曾为社会发展奉献热血,为家庭和睦付出辛劳,用一辈子的坚守与担当,为晚辈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这份‘银发力量’至今仍在温暖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随后,他将目光转向青年学子,补充道:“重阳节对你们而言,是从被爱者转变为懂爱者、付出者的最好契机。希望你们学会表达爱,把对长辈的感激说出口,把对他们的惦念落到实处——哪怕是陪老人聊会儿天、帮他们调试手机,都是爱的传递。让这份敬老情怀,在校园里流动,向社会延展,让银发长辈们在温情中安享晚年,也让‘银发力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助力。”

这一刻,我想永远记住您:舞台上的双向奔赴

当聚光灯亮起,舞台成了青老互动的“主阵地”,每一个节目、每一次呼应,都成了值得永远珍藏的瞬间。青年志愿者旋转的舞步、灿烂的笑容,让台下长辈嘴角扬起欣慰的弧度;情缘舞蹈队的阿姨们立刻用《中华全家福》回应,粉蓝舞服搭配翩跹步态,将“团圆”的愿景舞进人心,青年们在台下轻声喝彩,掌声与音乐织成温暖的网。

在太谷非洲鼓俱乐部《战马+梦想》的铿锵鼓点中,老人们或轻拍手掌打节拍,或低声跟着哼唱。青年志愿者见状,立刻递上鼓槌邀请他们上台,一老一少并肩击鼓的画面,让台下欢呼声此起彼伏;青年学子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有的还跟着旋律轻轻合唱,歌声里满是对长辈的敬意;老党员们的红歌串烧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熟悉的旋律勾起共同的记忆,青年们站起身,与长辈们齐声高歌,红色信仰在跨年龄的合唱中代代传递。

戏曲曲艺环节,更是让“老传统”遇上了“新传承”。王瑛琦同学演唱《新贵妃醉酒》,戏腔婉转悠扬,老戏迷们忍不住拍手叫好;史一诺同学的贯口《莽撞人》吐字清晰、节奏明快,长辈们听得入神,不时点头称赞“年轻人把老祖宗的东西守住了”;两位奶奶的晋剧《打金枝·坐宫》更显功底,字正腔圆的唱腔、韵味十足的台步,让青年学子们纷纷举起手机,不只是简单录像,更像是在以年轻的方式“接棒”——用镜头留住老辈人的匠心,也让这份传统在自己手中继续鲜活。

老照片藏岁月,新关怀暖人心:互动里的爱与传承

“张爷爷,这是您的照片,我们做成了相册送给您!”“李奶奶,您看您年轻时候的照片,笑得真好看!”演出间隙,青年志愿者们捧着精心制作的纪念相册,逐一送到长辈手中。老人们小心翼翼地翻开,指尖轻抚过泛黄的旧照与崭新的合影,青年学子们围在一旁,认真听着照片背后的故事,一老一少的对话,让岁月的温度慢慢流淌。

演出尾声,寒意渐涨,却挡不住心底的温暖。青年志愿者们拿出准备好的保暖手套,挨个送到老人手中:“奶奶,这手套很软,您试试合不合适。”一位爷爷双手相握感受着暖意,笑着说:“手套暖手,你们的心意更暖心!”

老照片承载着岁月的记忆,新影像定格着此刻的温情;一双手套传递着质朴的关怀,一段对话延续着不变的信仰。这个重阳,青年学子用行动诠释“敬老爱老”的担当,银发长辈用风采展现“老当益壮”的活力。

当青春活力遇上岁月沉淀,当滚烫初心碰撞不变信仰,我们不仅让重阳“老”有腔调、暖有温度、“青”有传承,更让“养老、孝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双向奔赴的互动中,成为构建年龄友好社会、激活银发力量的生动注脚。

(撰稿:栗卓卓 王雪茹 摄影:黄冉 王宇欣 李鑫宇 管千谊 贾雨萌 供稿:商务英语学院)